Saturday, March 28, 2009

謝長廷先生 你錯了

據報載,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指出,郭冠英事件是外省權貴縱容省籍對立而獲取利益的最佳例證。 我不禁想告訴謝先生一句話,你錯了。

以筆名范蘭欽發表的爭議文章,早在數年前便已出現,而非馬總統當選就職後的事。 在此之前,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加上陳水扁先生的任期,已近二十年。 要說這段時間內有哪位外省權貴在兩位本省籍總統下還有能力縱容省籍對立,恐怕難以令人相信。

另一方面,謝先生認為馬總統和執政黨應嚴厲譴責郭冠英,這一點也值得商榷。 郭冠英先生只承認著作其中一篇爭議文章,在其他調查機關有更進一步證據之前,郭君最多只相當於嫌疑犯。 要求總統對尚未確認的事件發表批評,並非好事。 並且以總統的高度,似乎無必要對這種個案主動發言。

在台灣本省外省籍家庭間,婚姻朋友等關係已經逐漸拆解省籍隔閡。 政治方面,也有不少外省籍菁英投入泛綠陣營,更不用說在泛藍陣營裏的本省籍菁英。 對於1949年之後出生的台灣民眾而言,外省本省已不再像水與油一樣截然不同。 范蘭欽的文章有沒有涉及辱台,每個人主觀看法不同,但是民眾和有遠見的政治人物,無需聞之起舞。



本文經編輯後也登在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國時報論壇新聞。


Friday, February 20, 2009

美籍狎童犯換王又曾黃芳彥並不可行

據報載,扁案重要關係人黃芳彥及通緝犯王又曾滯美不歸,已退休外交官陸以正先生因此建議用近日落網的美籍狎童犯馬克李和美國交換,要求美國送回黃王二人之一。 個人認為這種方法並不可行。

首先,王又曾和馬克李都被通緝,但是黃芳彥仍然名列證人,不是被告,更沒有被通緝,要求美國將黃芳彥送回台灣師出無名。 再者,王的中華民國護照和馬克的美國護照都已被註銷,但是王有一個美國公民妻子王金世英幫他在美國移民法庭打官司抵抗政府的遣返,而馬克沒有台灣的親友為他出面。 要說美國對王黃二人沒有積極作為,因此台灣對馬克李可以消極處理,並不正確。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王黃二人滯留美國,他們在美國安分守己,對美國社會並無大礙。 反過來說,馬克李沒有護照,除了美國沒有地方可去; 目前為止他在台灣並無犯罪,不能將他送進監獄。 不將馬克李交給美國,遲早他會變成台灣幼兒的危險人物,讓每個父母擔心。 將他交給美國官員帶回美國,符合台灣的利益,並且對世界發出一個訊息,「台灣不是狎童犯的天堂」。

儘管如此,我相信政府應該可以用馬克李的例子,和美國政府取得某種默契,不要通過黃芳彥的移民申請案,這樣要黃回國的難度會低一些。 另外台美之間引渡條約的談判,也可以馬克為例,為台灣爭取到有利的條件。 一個有制度的引渡機制,要比每次用個案換俘的作法有效的多。






Saturday, January 10, 2009

李慶安美國國籍事件常見問答集

國民黨立委李慶安女士已經辭職,有關她是否有美國國籍,已經變成一個法律問題而不再是政治問題。 閒來無事,就寫一個常見問答集,收集各項問題的答案,放在部落格裏。


請注意,我並不是為美國公民服務各項業務的律師。 這篇文章裏必然有錯誤。 我能做到的是收集各項在網路上能收集到的資料,放在這裏,並加上個人意見。 如果各位發現錯誤,能不吝指正,我將非常感謝。 大家都能學到自己原來不知道的知識。


問:一個人如何擁有美國國籍?
答:美國移民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Act, 此後簡稱INA)有明確的定義。

INA第301條[8 U.S.C. 1401]定義了八種情況下,一個人出生時便是美國公民,擁有美國國籍,其中的(a)是最為人所熟知的方法。 (a)說一個出生於美國,並受美國法律管轄(subject to the jurisdiction thereof)的人,擁有美國國籍。 另外(c) 規定如果嬰兒雙親皆為美國公民,或在某些條件下其父親或母親有一人為美國公民,則這位出生於美國之外的嬰兒也在出生時便是美國公民。


另一個國人所熟知的方法,則是透過歸化(naturalization)的程序,取得美國國籍。 有關細節,十分複雜。 INA第316條[8 U.S.C. 1427]定義了歸化的資格。 簡單說 申請取得美國國籍,必須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並居住在美國一段時間,奉公守法,並且明白一些簡單的美國政治,例如有多少聯邦參議員等。








(目前這篇文章正在更新之中 請直接到它在下方微軟的Live Spaces的連結閱讀)


這篇部落格文章同時發表在微軟的Live Spaces.

Tuesday, December 23, 2008

貓熊能換主權?

貓熊團團和圓圓今天將抵達台灣,幾位民進黨立委表示他們將禁止家人去看貓熊。 民進黨團幹事長賴清德更表示,華盛頓公約秘書處視此為國內交易,因此不必通報秘書處。 這代表著馬政府執政六個月就把台灣賣掉,黨團嚴厲譴責馬總統。

真有這麼嚴重嗎? 其實即使在過去民進黨執政的八年裏,這些台灣並非會員的國際組織,從聯合國到世界衛生組織,一樣視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和熊貓有沒有到台灣,用甚麼名義到台灣沒有關係。 今天國民黨執政接受熊貓,不管對岸怎樣說,不管國際組織怎樣說,國家名稱仍然是中華民國沒有改變。 這就好像民進黨諸位領導人物過去到大陸參訪,出國的護照上說的是中華民國,進入大陸的台胞證上說他們是中國人民台灣地區同胞,但是他們人回到台灣後,仍然可以主張台灣獨立一樣。

其實珍稀動物是否應該在動物園展覽,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一些人主張熊貓應該留在自己的家,有興趣的人自己去看它。 另一些人主張動物園犧牲了少數動物的自由,換得多數民眾兒童對保育的興趣認知,都有道理。 民進黨立委們要在這一點著眼,是一個比較正確的態度。 如果要堅稱引進貓熊就是出賣台灣主權,不如先譴責那些持台胞證去大陸看賽車讀學位的同黨朋友是承認北京對台灣的主權。



本文經編輯後也登在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中國時報論壇新聞。


Saturday, December 13, 2008

加了清潔劑的咖啡

報載一位消費者在網路上披露她在某知名連鎖咖啡店買了一杯咖啡,發現裡面含有清潔劑。 店長數度登門拜訪尋求補償之道,攜帶禮盒禮券並願意負責醫療費用,但是談判破裂。 受害者將有關資訊及照片公布於網站,並和消保官連絡,由律師求償新台幣三百萬元。

讀到這則新聞,不能不想到1994年美國麥當勞的咖啡訴訟。 一位老太太在一家麥當勞得來速買了一杯熱咖啡,放在雙腿之間準備加糖時,不慎將整杯熱咖啡翻在腿上燙傷自己。 老太太希望麥當勞能補償美金兩萬元,包括一萬元的醫療費用,但是麥當勞只願意出八百元。 和解不成,告上法院,最後陪審團判決麥當勞應給老太太三百萬美元的懲罰性賠償,全美大譁,認為這是美國訴訟浮濫的象徵。 當然,台灣的這個咖啡例子,過錯百分之百在咖啡店,消費者沒有任何過失,但是這個案件是否開啟台灣巨額懲罰性賠償的時代,值得我們注意。

做為國際知名連鎖咖啡店,咖啡裏有清潔劑,這表示品管流程出了問題。 除了宣布懲處失職人員之外,咖啡店有責任告訴台灣的消費者在品管上採取了那些改進措施來贏回他們的信心,其他食品業者也可以用這個案例,加強內部訓練。 咖啡店為了這個錯誤,應該受到懲罰。 但是如果一杯有清潔劑的咖啡要賠償新台幣三百萬元,那麼一碗有隻蟑螂的魷魚羹可能得賠償十萬元,一個讓兒童噎到的果凍可能得賠償三千萬元,這對台灣食品製造業及服務業不會是個好消息。

希望雙方能冷靜思考。 犯錯的一方能真正做出改進並表示誠意,受害的一方也能以台灣所有消費者日後的保障為考量,而非以鉅額賠償做為討價還價的籌碼。






Monday, November 10, 2008

給參加野草莓學運的學弟學妹兩個建議

據報載,近百名學生進行全台大串連,組成「野草莓學運」,希望馬總統能兌現競選支票,修改集會遊行法,將許可制改為報備制。 在北台灣的寒風細雨中,學弟學妹們在自由廣場上靜坐,精神可佩; 但是做為一個過來人,我對學弟學妹們有兩個建議,也許對集會遊行法的修訂有事半功倍之效。

首先,對集會遊行由許可制改為報備制,茲事體大,必須從長計議。 現行制度由警察單位許可可能有憲法爭議,但是不可諱言的是,每個人伸張自己的言論自由的同時,必須要考慮到是否影響到他人的自由。 學弟學妹們在自由廣場抗議,並未過度影響他人,要求報備後便可靜坐,似乎並無大礙,但以總統府為例,如果常常有示威抗議活動,必然影響到附近北一女中學生上下學及授課活動。 主張集會遊行不需許可只要報備的學生和政治人物們,必須思考如何在伸張自己言論自由的同時,不至於影響他人正常交通商業及教育的活動,才能獲得更多人民的支持。

另一方面,在野的政黨以伸張民眾權利和言論自由為目標,和學運站在一起,但是執政黨必須以社會安定,工商繁榮為考量,而且示威抗議多半針對執政黨,因此朝野政黨對這個問題看法隨在朝在野有完全不同的轉變,是可以預期的。 要求立法院的多數通過修正案,難度頗高。 雖然修正集遊法是馬總統政見之一,但是總統對同黨立委沒有約束力,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當年「野百合學運」時代,國內有老立委國代的法統爭議,總統也並非直選產生,用體制外的方法尋求政治改革有其正當性。 十八年後,總統已是全民普選,立委是台灣地區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又有公投法,讓民眾表達意見。 再用靜坐的方法尋求集遊法的修正,並不名正言順。 我建議靜坐的學弟學妹們停止靜坐抗議的方式,考慮如何保障他人正常活動權益 改採用公民連署的方法推行集遊法修正案的公投,應該更有效也更有正當性。






Thursday, November 6, 2008

台灣真的不能主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及夫人來台灣訪問,和部分工商界及政壇人士聚餐,並且和海基會會長江丙坤簽署了四項協議。 美國媒體報導這件事,多半著眼在這一次近六十年來大陸高階政府代表訪問台灣的歷史意義。 民進黨方面則不會放過這一次在主場向北京代表嗆聲的機會,用汽球掛標語,去飯店「喝咖啡」,圍城抗議示威,各種創新的方法都用了出來。

在海外看這些事件,只覺得政府和民進黨都有可議之處。 其實事情十分簡單。 圓山和晶華飯店都不是政府機關,有權利拒絕服務任何特定人物,也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在政府租用場地外使用國旗。 民進黨人物要來喝咖啡或開房間,飯店可以拒絕,也可以歡迎客人。 在他們影響其他客人或飯店形象時,則可以由飯店人員勸離現場。 只有在遇上不聽指揮的惡客時,才需要請警力執行。 在蔡英文主席方面,最好的方法是要求和陳雲林先生會面,代表最大反對黨親自表達對北京的抗議,陳先生拒絕會面後,圍城嗆聲才更有合理性。

台灣在國際地位上,已經讓國人覺得受到委屈。 循奧會模式,部分在台灣舉行的國際賽事,必須用中華台北而不能用中華民國。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中各國都由元首出席,只有台灣必須由總統特使出席,還得經由主辦國照會北京後同意。 各國輪流主辦,只有台灣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永遠沒有輪到的機會。 不過這次民進黨發起的嗆聲活動,倒是證明了一件事: 台灣並不適合主辦高峰會議。 海協會主席來台灣,就有民代以嗆聲受傷為目的,培植自己在抗爭陣營中的聲望。 如果今天是對岸胡錦濤國家主席來訪,加上美國總統和日本首相,民進黨主辦的嗆聲會變成甚麼樣的流血衝突,沒有人敢想像。

如果蔡主席仍然相信街頭的嗆聲路線是民進黨在她領導下的正確方向,我希望她能向大家解釋民進黨為什麼不認為愛台灣的嗆聲抗爭會影響台灣主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機會,或者明白告訴民眾主辦這種高峰會議不是在野的民進黨關心在乎的事。








這篇部落格文章同時發表在微軟的Live Spaces。